ゼロから日本語を学び

中国語と日本語で書きます

消えたい 死にたい 自殺したい

「テキスト」初级日语语法精解 §4.动词

§4.动词

  动词動詞)和带有格助词的名词短语(日语中称为补语(補語))一起使用,表示构成句子核心部分的事态。
  在与动词一起使用的补语中,有的是必须存在的,有的是为了说明情况而添加的一些带有补助性质的内容。比如,「昨日公園で太郎が次郎を殴った。」(昨天,太郎在公园打了次郎)这个句子中,如果没有「太郎ーが」这一施行「殴る」动作的人(=施动者),或没有「次郎ーを」这一动作承受人(=对象)的话,作为时态就不能成立。但是,「昨日」或「公園で」即使被省略掉,该句也能成立。
  我们把这种必须的补语叫做)或必要成分必須成分)(汉语语法称为配价——译者注),这一必要成分的数量以及所用的格是由动词来决定的。
  另外,动词具有与在第Ⅱ部将要讲解的各种语法范畴相呼应的特性。下面,就有关从说话人角度看到的动作的方向性、从时间角度把握的动作的状态性、说话人能否有意志地进行动作(意志性)等方面,进行归纳总结。

「テキスト」初级日语语法精解 §3.5名词句(判断句与属性句)

§5.名词句(判断句与属性句)

(1)a. 議長は山田さんです。

      /议长是山田。(判断句)

   b. =山田さんが議長です。

      /山田是议长。


(2)a. 山田さんは議長です。

      /山田是议长。(属性句)

   b. ✕議長が山田さんです。


(3)山田さんは忙しい。

     /山田很忙。

基础讲解

  ◆把“名词+だ”作为谓语的句子叫做名词句,有判断句和属性句两个种类。
  ◆判断句指定文)是「AはBだ」形式的句子,句子中存在“A = B”的关系。比如,例(1)a 表示的是“说起谁是议长,那就是山田”这种关系。这种判断句可以变换为「BがAだ」的形式(这时,把「AはBだ」叫做显题句,把「BがAだ」叫做隐题句→§ 35)。
  ◆另外,「AはBだ」中,表示 A 具有 B 这一属性时,这种句子叫做属性句措定文)。比如,例(2)a 表示的是「山田さん」的属性(工作)是「議長」。属性句是叙述 A 的属性的句子,表示近似于例(3)那样的形容词句的意思。属性局不能替换为「BがAだ」。


研究导航

  ◆有关名词的研究,是从寺村秀夫(1968)开始的。寺村提出应该从3中所讲到的性质等角度对名词进行分类。有关名词与ナ形容词的关系问题,请参照寺村秀夫(1982)的文章。另外,有关名词的“相对性”的问题,在《中高级日语语法精解》中讲解。
  ◆“形式名词”这一概念始于松下大三郎(1930),是最初确立的名词下层分类。佐久间鼎(1951)将此称为“吸着语”,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。
  ◆指出名词句中有必要区分判断句与属性句的是三上章(1953)。三上(1955)就代词也做了重要的解释。


〇参考文献

佐久間鼎(1951)『現代日本語の表現と語法』くろしお出版から復刊(1983)
寺村秀夫(1968)「日本語名詞の下位分類」寺村秀夫(1993)『寺村秀夫論文集Ⅰ 日本語文法編』くろしお出版に再録
ーーーー(1982)『日本語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Ⅰ』くろしお出版
松下大三郎(1930)『改選標準日本口語法』勉誠社から復刊(1978)
三上 章(1953)『現代語法序説ーシンタクスの試みー』くろしお出版から復刊(1972)
ーーーー(1955)『現代語法新説』くろしお出版から復刊(1972)